封建社会的“抑商”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40:31

封建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抑商的最主要的措施是:商不得士,就是不能做官
其他的还有商人必须交取重税
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这是在当时律历里规定的
另外不能使用很大一部分权利象征的物品

征收高额的税利,使商人自然减少,只留下那些财大气粗的富豪商贾,既促进国家税收,又保证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施行

从社会地位上贬低商人,在汉朝甚至徭役商人比农民都要多,经常和罪犯一起被征兵去边境打仗。后来隋唐,商人不能骑马,要有特殊的标志,例如穿鞋不能同色,要穿两支不同颜色的鞋子。各地各时代略有不同。社会氛围不齿商人,即使有钱也会受到知识分子士和贵族的奚落,嘲讽。再有就是税收徭役很重。

重农抑商:驱民力田的同时,又禁止商贾及其子孙为官,禁止商贾拥有私有土地,穿名贵的丝,葛,毛织品,乘车骑马,携带兵器,并加倍征收商贾的算赋。

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