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特产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0:24:32
1个就行了,详细点!!

苏州木渎枣泥麻饼,入口松软,香甜,风味独特,人人爱吃,远近闻名。木渎枣泥麻饼是怎样做出名声来的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小一只麻饼,还有它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呢。相传清朝时候,木渎镇上人家专卖“串芯饼”和“老爷饼”的糕饼摊。摊主是个铜钱眼里翻筋斗的家伙,摊上卖出的糕饼,不是斤两不足,就是甜头太差,因此生意越做越清淡。 一天,摊主早先汉当学徒时候的一个师兄知道了他的处境,跑来对他说:“串芯饼和老爷饼生意都被你做绝了,我看还是重敲锣鼓重开场,换个新花色做做吧。 摊主知道这师兄做生意办法多,就央求他说:“只要师兄肯指点,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师兄说:“如今木渎镇上的芝麻油酥大饼生意特别好。我想,如果用黑枣捣烂做馅,再加上猪油、胡桃、松子、瓜子等原料,仿照麻油酥大饼的样子,做成双面芝麻猪油枣泥麻饼,只要精工细作,讲究色、香、味,这种生意一定不会差。 摊主一听,高兴提拍手叫好,马上试了起来。果然,这种麻饼还在烘制时,一股芝麻枣泥香味已经飘散开来。自此之后,生意好的不可开交。这时,摊主一个人既要做内作,又要跑外场,忙得团团转,就想请个糕饼师傅来帮忙。想来想去,想到了这位师兄做事情有办法,人又老实,就去和他商量。师兄听说枣泥麻饼已打开销路,一高兴也就答应了。 摊主有了好帮手,做起饼来更加得心应手,还把糕饼摊改成了麻饼店,取名“乾生元”。可是他的本性改不了,生意一好,心思又要在铜钱眼里打转转了。他怕师兄在用料上大手大脚,所以每天总是自己配好了料,才交给师兄去做。师兄知道摊主一个铜钱看得比磨盘大,每天用料越配越少,尤其是糖的分量。可是碍于师兄弟关系,又不便说穿,于是就不声不响地动脑筋,小心翼翼地用扫帚糖荷包上粘着的剩一点一滴刷下来,和在枣泥馅里。可糖荷包的剩糖毕竟是有限的,剩糖用完了,师兄也无能为力,只好由它去。不久,摊主发觉麻饼淡而无味,怀疑师兄偷了糖,心里十分恼火,就把袖子一卷,跑到作访里,自已动手做起麻饼来。一试,果然不甜,只得重新配料。但是他对师兄还是不大放心,就叫自已怕儿子去跟师兄学艺以便暗中防着他 话说难主的儿子忠厚勤恳,聪明好学,对这位师伯十分尊敬。师兄看他一点没有爷老子的脾气,也就十分喜欢他,把自已的手艺统统教给了他。过了几年,有一天,乾生元麻饼店作访里忽然起火,一场大火把店面烧得精光。摊主也葬身火海。那天,师兄和摊主的儿子刚巧出外讨账,总算逃此一劫 外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