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把价格作为纵轴,有人研究过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10:06:19
按照数学理论,自变量价格一般放在横轴,这样我们分析一节导数,二阶导数都很方便,包括分析弹性,多好啊,为什么要反过来思考,现在思考需求曲线居然是:曲线越陡峭,弹性越大,明显很别扭啊。
下边那个傻笔,不要乱回话,无聊不?
最下面那个哥们,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我想知道的是谁第一个把价格做纵轴了,这不是为了分析问题,这绝对是一种习惯,分析横着分析,纵着分析有什么区别,自变量就是自变量,他不可能是因变量,自变量做横轴线,那么一阶导数才是真正的斜率,否则每次都要颠倒。你的回答不是我想要的。我宁愿这题没有答案。

因为需求曲线的推导主要是两种方式。
首先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它是利用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来推导的,也就是商品数量越多,人们愿意出的价钱也越低,所以在这里可以把Q作自变量,P做因变量。
然后是叙述效用论的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及边际替代率的应用,也就是假设商品X1和商品X2,而商品X1价格变化有一条价格-消费曲线,这条曲线是商品X1的数量做横轴的,然后由N多价格情况下的N条价格-消费曲线也就推导出来需求曲线,就是纵轴变为了价格。
最后,把Q作为横轴确实大部分是因为习惯的问题。但是习惯也是来自真理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你的困惑。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