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06:45:48
如题~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

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县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基于此,我们认为壮族是这些古人类的后裔之—,壮族是土著民族。

从文献记载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岭南生息活动。如《逸周书·王会篇》在记述华南各族向周王朝进贡土特产品时曾指出: “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里所提到的“瓯邓”、“桂国”就是当时岭南地区的人们。该篇还提到南方的土特产有:“路人大竹,扬蛮之翟,仓吾翡翠,区阳鳌,........”等种。所提到的“路人”、“仓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广西地区。“桂国”《山海经》说:“桂林八树,在番禺之西”,秦时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说:“路音近骆,疑即骆越”;“仓吾”,《礼记注》云:“仓吾于周南越之地,楚吴起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这些人就是岭南地区的原始居民一一壮族先民之一。西瓯、骆越这两大部落,自东汉以后,逐渐演变为乌浒、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壮族名称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