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各个道的行政区域划分都相对应今天的哪些地方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0:29:50

疆域和政区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安东,西达中亚咸海的安西,南面包括了现在的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在东北由于新罗的崛起,安东都护府早已撤回辽河以西,同时契丹、奚等部族成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诏亦在中唐之后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损失。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初贞观年间,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道 名 治 所
所 辖 州 府
古 名 今 地
关内道 凤翔府 陕西凤翔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河南道 洛 阳
汴 州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河东道 河中府 山西永济西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