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伯牙绝弦》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12:32
有关的都可以!
古文与译文!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当时俞伯牙是朝廷中人,而钟子期不过是个乡下樵夫。两人生活环境迥然。却仅仅因为一首琴曲而相知相交,
古时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闫老师教学《伯牙绝弦》一课,课堂犹如流淌着柔美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闫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独到的解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沉浸在“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的境界里,课堂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发人深思,至今余音袅袅。现撷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一、高山流水深相知

师:什么地方看出伯牙善鼓琴,钟于期善听?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志在高山——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钟子期就好象看到巍峨的泰山。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生:钟子期就象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师:伯牙是个音乐家,他的琴声肯定不止表现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景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