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朱氏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40:48
我爷爷从黄山祁门现迁到安庆潜山,现在想知道祁门朱氏有关情况???

  歙州,今祁门

  一、古代朱姓迁徙全国是多源的。来源有三:
  其一、舜虞时贤臣朱虎后人,分迁陕西、四川、两广;
  其二、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国,尊称上爵,后宋王偃师性暴无道,楚、魏、韩三分其国,宋国子孙避乱奔砀,去宋易朱,后人迁河南、江西、两湖;
  其三、春秋时邾国(得姓封地)遗民,后人迁徒至山东、山西、江、浙、皖(吴、越)。
  二、据《新安朱氏宗谱》记载,新安朱氏原为邾国遗民,其先祖最早得姓聚居山东邹、滕两地。至仪父(38世),尊周,事齐桓公,有功进爵而为子平王,称邾国之君。至成子(47世)时,楚并天下,避乱于沛(在今江苏沛县),遂去邑而易姓朱。自邾国得姓至沛国郡立约历 1500年。汉元始三年,沛国朱姓逐渐南渡长江,后来成了吴郡大族。
  岁月流逝,斗换星移。时值公元874年,唐朝僖宗乾符年间,“爵位近于三台”的殿中丞朱师古因避黄巢起义战乱带领四个儿子由姑苏(今苏州)迁来歙篁墩。朱师古所以避乱于此,目的是保持实力,图谋发展。当时,黄河流域、中原腹地、江淮之间战火连绵,唐王朝的衰落与农民义军的反复激战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实力的割据与抗争,使生灵涂炭。比较而言,地处江南的新安,人烟稀少,山峦阻隔,且地势险恶,可攻可守,正是士大夫官僚们的遁避地。史料证实:唐末的这次人口自北向南的大迁徙来到古徽州的不仅有大批军政要职,达官显贵,还有许多名门巨富。
  三、朱姓本不是新安土著,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所以朱师古就成了新安朱氏一世祖,死后葬于篁墩。朱师古生四子,名:玉、瑰、璋、革,大多担任军政要职。
  长子朱玉来歙后复又反回金陵,后居句容县朱家巷,殁于王事,子孙迁居泗州。明太祖登基金陵,编制天潢御谱,以朱玉为始祖,为了保护“皇祖”的至高无上,则不与新安朱氏通谱。但天机仍有泄漏处,在明太祖朱元璋暮年自撰的皇陵碑中确很诚实的讲述了自己先祖居江苏泗洪县,元朝末年始迁安徽亳州之凤阳。实际上朱元璋承认了朱玉为始祖也就承认了新安一世祖朱师古。
  次子朱瑰,天佑中(公元905年前后)受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戍婺源,为新县制置(改旧县为清化镇),巡辖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县,子孙繁衍,为婺源朱氏之始祖。朱熹于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所作《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中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