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失败后谁来救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49:01
本人现在14岁,上初2,初1时横跨势能过1.55米,便进了校田径队,成果不错,在初2校运会上跳了1.61米,平时个人记录1.65米,可是到了去区运会,我却跌落谷低.. 在那一天,我的心情不知是兴奋还是紧张,直到1.40米都不错,到1.50米我越来越觉得对跳高器材不熟悉,不过亲切,感觉也越来越僵硬,到1.55米,我的屁股就把杆撞了下了,平常连1.68米我都直到大腿才挨到杆,这次怎么搞的?有了一次不过,我竟然怕了这1.55米,屁股撞得越来越厉害,直到3次...... 我无法相信这一切,好象就是开始就结束了!我站在原地疑惑不解,当我明白时已经想哭了,老师一个个来安慰我,这时已经不能有作用了。好不公平,我为什么要承担这失败,我辛苦了那么多,我的能力不可能是这一点,看着我们学校的那个拿了冠军,我心痛啊!他只不过跳了1.64米,为什么!!!老师用了这么多心思在我这,却只有这样。老师说下次努力,这次是一个学习经验。我不甘心。裁判员说我姿势没做对,你今天感觉错了。我太伤心了,虽然我才初2,下次有机会,我还年轻。 大家告诉我,下次怎样才能放松,我觉的这次并没有学到经验。

赛前的准备活动很重要哦,我猜你比赛太兴奋可能早早的就把外套脱了...身体冷了,所以发挥失常(猜的)
下次比赛的时候请注意保暖,跳过一个高度后马上穿好衣服,注意比赛的时候适当的申请免跳...你能跳到一米六,那么一米四一下的根本不要去跳,可以把第一次试跳跳高度叫到150适当的给自己点压力...
通常第4次起跳是状态最好的...算算好噢~
都是经验和一些细节,但很有用~~加油

从你的情况看,这属于发挥失常,导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心理因素,以后在这方面多加强训练。

你好!以我的经验来讲,不知你助跑起跳点距离横竿的距离、步点咋样?你的教练应该及时提醒你的助跑步点和节奏。,平时练的过竿姿势应该不成问题,要不就是太急噪了,没有冷静分析失败原因,纠正错误。
跳高助跑很重要!
跳高为何要助跑哪?
主要目的是将动能转化为势能啊.

跳高运动员能腾起越过横杆,靠的是助跑的惯性力和起跳蹬 地的支撑反作用力.由于惯性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前的,而支撑反 作用力是垂直(或近似垂直)向上的,所以起跳后的身体重心沿 着一个抛物线轨迹运动.这个抛物线轨迹的高度,取决于起跳时 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的大小,也就是说,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是 增加跳高高度的关键.一般说来,应该尽可能增大这两项数值. 最大腾起角为90度.然而,由于跳高不是单纯的垂直向上运动, 越过横杆还必须有一个向前的力量;再则,还须充分利用水平速 度来增大腾起初速度,因此,腾起角应小于90度.至于腾起初速度 ,则和运动员的素质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腾起初速度越大, 跳得就越高.当腾起角一定时,腾起初速度是起决定作用的.
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失败有她的好处-可以让你冷静思考,继续努力!别灰心!要相信自己!
祝你成功!

运动不一定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