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是什么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2:45:44
酸雨的发现
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气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齐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 SO2;燃烧产生的高温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什么是酸雨?酸雨一般泛指 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到污染的一种表现。那么一般正常降水的pH为多少呢?纯净的雨或雪降落时,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溶入,一般呈弱酸性,pH达5.6左右。为此,人们把pH低于5.6的降水称之为酸雨。
“酸雨”一词最先是由一位英国化学家于1872年提出的。他在《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酸雨”这一术语,并指出酸雨对植物和材料是有害的,但一直未受到重视。直到本世纪6O年代,瑞典土壤学家在欧洲发现了大范围的酸雨现象时,才得以受到世人的关注。目前酸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酸雨的基本原因主要与煤炭和石油燃烧以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有关。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分别转化成硫酸和硝酸,混入雨水或雪水中,使其酸度增加。同时酸雨的形成还与大气中其他许多碱性物质有关,如飞灰中的氧化钙、土壤中的碳酸钙以及其它碱性物质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酸雨的酸度实际上是大气中阴阳离子酸碱反应的综合结果,涉及到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有关酸雨的成因迄今研究得还很不透彻。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进一步作深入探讨。

那么酸雨都有哪些危害呢?首先是危害人体健康:由于酸雨在降落过程中可以溶解空气中的重金属粒子,使其变成对人体有害的金属盐,特别是对体弱多病、抵抗力较差的人们,酸雨可诱发出各种呼吸道疾病。二是破坏生态系统:土壤酸度增加、结构受到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危害,肥沃的土壤甚至变为贫瘠的不毛之地;森林遭受严重毁坏;河流、湖泊发生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如瑞典和挪威南部以及美国东北部的许多湖泊由于酸化而成为无鱼的死湖。三是超级腐蚀剂:酸雨能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构件和油漆等,使大批建筑物包括名胜古迹遭受损害。由此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是巨大的。欧洲经济委员会报告书称,因酸雨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额相当于全世界每人损失2-10美元。为此有人将酸雨称之为“空中死神”。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的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原只发生在北美和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酸雨,逐渐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展,如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同时酸雨的酸度也在逐渐增加。据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近20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