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体现孔子的同情心的章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08:10:41
把它列出来,最好能够说明它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其中就包含着同情心的含义。故广义上说,《论语》中的各章节差不多都体现着孔子的同情心;狭义上说,《论语》中体现孔子的同情心的典型话语主要有: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这里的推己及人的态度可以说集中体现着同情心。

《论语》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富于启迪。一直以来,《论语》这部著作在国人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大约从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是对孔子和儒学无以复加的称赞。这个假期,有幸获赠此书,虽然只是粗看一遍,但也获益颇多,在不少方面给我启发。

一、 关于治学方面,孔子就讲了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巩固的重

要性,也体现了孔子强调学用结合,才能真正学会知识的基本方法。又比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提倡在实践中,去加以学习,而不是把学习架空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乃至为人处世之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他把学习与人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学习作为人生的有机部分。这观点直至今天仍是必须的。

二、 关于做人方面,孔子主要谈及了孝悌忠信等行为和做人原

则。这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范畴基本内核仍是合理的。只在具体做法上,当代人有了自己的规范,我们反对“愚忠”和“愚孝”,这是历史的进步。我想:虽然如此,但孔子强调做人是第一性的,首先要做好人,这是人生的准则,从古到今,依然可取。

三、 在治国御学方面,孔子着重强调应该以德为本,以礼为法,

重在人格教育和思想感化,相反,对当时法家的重刑依法治理国家的主张评价较低。他把做人的素质看成国家或治或乱的内在基因,决不可少看。在日常行为方面,他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观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其人生的价值取向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