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所有关于北府军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0:47:50

北府军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后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

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怡、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此后北府军主要致力于镇压孙恩、卢循的天师道起义军。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北府军奉命征讨在荆州割据的桓玄,刘牢之随即投降桓玄,桓玄称帝后削减刘牢之兵权,刘牢之意图起兵对抗桓玄,然由于投降桓玄早已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下自杀。元兴三年(404年),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1924年9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召开第七次会议,孙中山、伍朝枢、翟
秋白、鲍罗廷出席,议决:发表北 伐宣言,及大本营移驻韶关宣言,以“反对
帝国主义”、“反对北方军阀”为号召,进行北伐,联合卢永祥、张作霖“共抗
直 系”。4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当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筹备北
伐会议,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 军抽调一部随行;迁大本营于
韶关,广州设留守府,任胡汉民为代大元帅兼广东省长;以谭延恺为北伐军总司
令。

9月18日,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不仅在
于消灭曹(锟)、吴(佩孚),而且更 在于推翻军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20日,
北伐军在韶关誓师北伐。22日,孙中山下令北伐各军改称建国军:湘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