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3:28:21
两者一定是只能取一吗

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选任何一个都是不准确的,实际也不是只能二选一的

那么区分唯物和唯心有什么必要性呢?世界的本源问题,这么不好证明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就一定要证明出来,一定要界限明确呢

不划分的话有什么坏处呢,我想应该不会有多大坏处吧,如果坏处这么明显,现在应该只有一种观点了,大家都看的出来也不会选坏的那个观点了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历史上所有哲学都可以归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的一个。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界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分支,不同于历史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为什么一定要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没有别的原因,中国是共产党执政,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一切自然以马克思主义为准。这个问题现在不算严重,建国后那二三十年才是最厉害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惟哲学、哲学家按唯物、唯心划成两排,凡是和理论、学术沾点边的都以是不是唯心主义者论处。
唯心唯物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总归是一家之言,并非人人尊信,不过因为特别的原因,在中国受到格外看待而已。在西方马恩哲学也有许多追随者,但更多的是被当作研究对象,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学哲学系对唯物唯心的论调就很不感冒,多数人嗤之以鼻,当然,搞马克思主义的例外。现在唯物唯心的重灾区是政治课,别的地方其实还好。

那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都是人的意念,意念是什么,其实意念是活的,你不可能永远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或唯物主义者,这个界限根本没有必要,只是人们发现的一个学术思想罢了,人为何要被这种条条框框所牵制?
(纯属个人想法,不对的,别骂我)

这种划分是出于现实需要,本质上说也可以算庸人自扰。

应该是要分的,因为世界的起源决定了我们做事情的依据——到底是心是最重要的还是客观实际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制定政策或者是进行研究的时候当然应该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不能够自己想当然由自己的意志出发。
所以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平时都会不自觉的应用,哲学就是把这些理论和体系化了。

儒家就是把事事都分清楚,比如好坏等等
道家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比如“道可道,非常道”
要看你想学的什么样的哲学

我想有一句话就能解释,但仍然需要你的认可:
世界并非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