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干电池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09:41
有句话说:干电池中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极的迁移速率。为什么?

碳棒和锌板之间是一种黑色的粉末状物体,本身导电性能不佳,加入淀粉糊后,导电性能增强,化学反应也增强……

将淀粉混于冷水中,经搅拌形成称为淀粉乳的乳状悬浮液。将淀粉乳加热到一定温度,淀粉颗粒开始膨胀,偏光十字消失。温度继续上升,淀粉颗粒继续膨胀,可达原体积的几倍到数十倍。由于颗粒的膨胀,晶体的结构消失,互相接触,变成稠状液体,虽停止搅拌,体积胀大,淀粉也再不会沉淀。这种现象称淀粉的糊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
生淀粉在水中加热至胶束结构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而成为溶液状态。由于淀粉分子是链状甚至分支状,彼此牵扯,结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糊化。淀粉糊化温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不同淀粉的糊化温度不一样,同一种淀粉,颗粒大小不一样,糊化温度也不一样,颗粒大的先糊化,颗粒小的后糊化。
还可用酶法糊化.例如:双酶法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是以α---淀粉酶使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然后再用糖化酶将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切断,最后生成葡萄糖。
取100克淀粉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2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淀粉浆,用5% Na2CO3调节pH=6.2—6.3,加入2毫升5%CaCL2溶液,于90-95摄氏度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搅拌,淀粉浆由开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加入液化型α---淀粉酶60毫克,不断搅拌使其液化,并使温度保持在70--80摄氏度。然后将烧杯移至电炉加热到95摄氏度至沸,灭活1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到55摄氏度,加入糖化酶200毫克,调节pH=4.5,于60-65摄氏度恒温水浴中糖化3-4小时,即为淀粉糖浆,若要浓浆,可进一步浓缩。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
A 淀粉的种类和颗粒大小;
B 食品中的含水量;
C 添加物:高浓度糖降低淀粉的糊化,脂类物质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降低糊化程度,提高糊化温度,食盐有时会使糊化温度提高,有时会使糊化温度降低;
D 酸度:在 pH 4-7 的范围内酸度对糊化的影响不明显,当 pH 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