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这两段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格,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3:37:50
这两段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格,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文章一】:(杨朔《茶花赋》)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摧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文章二】:(华莎《母女浪游中国》)
天池是皑皑天山的女儿,她蕴蓄的是天山冰峰泻下来的雪水,这雪水又化作一道道的小溪,欢蹦乱跳地窜下山去,哺育干燥的西域大地。
能详细一点吗?

【文章一】:(杨朔《茶花赋》)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
得快,到处早像摧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当人写,用“脚步儿勤”写出了春天来得快,还将春天拟作“催生婆”,并用“催动”这个动词,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昆明的春天不仅来得早,还带来了花繁叶茂的浓浓春意。

【文章二】:(华莎《母女浪游中国》)
天池是皑皑天山的女儿,她蕴蓄的是天山冰峰泻下来的雪水,这雪水又化作一道道的小溪,欢蹦乱跳地窜下山去,哺育干燥的西域大地。
答:句子中两处用到了拟人的手法。第一处,将天池拟作天山的女儿,先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天池水的来源——雪山融水,又用“蕴蓄”一词,表现了水量之大。其次,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雪水奔流的形态,“欢蹦乱跳”、“窜”这两个形容词表现出水流速度之快,也让读者体会到,这雪水对干燥的西域大地带来了福音,令人喜爱。

用了拟人手法,而且是暗喻.
把景物比做人,让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化静态为动态.

拟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