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在欧洲音乐体系中六个正格调式和六个副格调式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8:40:06

说起教堂音乐,就得从格里高利圣咏调(Gregorian Chant)说起。格里高利圣咏调是中古时期天主教堂中的礼拜音乐,它的起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来自犹太圣歌,一部分来自希腊乐调。公元六世纪时,罗马天主教皇圣格里高利一世(St. Gregory Magnus I)将各天主教堂中的歌乐搜集整理编成专著,由此形成了格里高利圣咏调。就是说,格里高利一世并不是这些音乐的作曲人,而只是搜集整理,并将其编配成合唱。但是据记载,直到公元九世纪的时候,另一位叫做戴康(John Deacon)的罗马教皇才将其重新整理成文字和乐谱。现在的天主教堂中已经很少演唱这些圣咏调,而我们现在能够听到的也不是格里高利一世、甚至戴康时期的圣咏调。一般认为现在听到的格里高利圣咏调最早的不会超过公元九世纪。
2 p" j( M+ D, x
( w* o1 C4 y, s7 I格里高利圣咏调由二个主要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主教特别节日演唱的弥撒曲(Mass),另一部分是平常礼拜时演唱的祈祷曲(Office Hours)。格里高利圣咏调采用严格的教会调式(Church Modes),早期的教会调式有八个,后来扩展到十二个。大家可能听说过多里安调式、弗利吉安调式等,这些都是属于教会调式。教会调式的第一个音(相当于现代大调的主音)叫结音(Final),正格教会调式从结音开始,从正格调式结音向上五度(相当于现代大调的属音)开始的另一个调式是正格调式的副格调式。因此,教会调式中有六个正格调式和六个副格调式。教会调式与现代调式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能转调,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升降号。教会调式中半音的位置非常严格,不允许变化,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刻板的音乐体系。
+ ^ Q* G+ b( Y9 [2 i( H) B0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有许多种调式。由于这个时期是罗马教会统治欧洲的时代,所以人们后来把这些调式叫做“教会调式体系”。这些调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其音阶由七个音构成,全部都是自然音,没有变化音,就好像人们只在钢琴的白键上弹奏,因而人们把这些调式也称做“自然调式体系”。也有的人与大小调式体系加以比较,称其为特种自然大小调。教会调式在当时被广泛地用于格里高利圣咏中,当然那时只是不自觉地运用,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参考。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调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