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度高与好吃糖有关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36:23
如题,我很喜欢吃甜食,最近医院验血报告,血小板很高,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啊?会发生糖尿病吗
哈哈~~我才20岁饿.血小板有次竟然500多

血黏度是反应人体血液流动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当血液内红细胞增多迭合、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血浆蛋白原、甘油三酯等含量改变时,就可引起血黏度增高,还有饮食不当、肥胖、血脂高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影响血液的黏滞度。此外,炎症、创伤、情绪波动、烟酒嗜好、缺少运动及气象突然变化等也可成为血黏度升高的因素之一。
  医学研究表明,血黏度高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糖尿病、肺心病、肿瘤及肝、肾等慢性疾患有着密切关系。除要积极查治疾病外,更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黏度。平时要注意多饮水,以稀释血液,每日膳食应合理调配,限制高脂食品的摄入,以低脂、低糖少盐、高蛋白饮食为宜。同时要坚持经常适度的体育活动,控制体重。如果发现在晨起时有头晕目眩,下蹲时感到胸闷、气短,午餐后嗜睡明显,以及常有倦怠乏力、阵发性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或平衡失调等异常情况,且有血栓形成危险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抗凝及降低血黏度的药物治疗,以防患于未然。临床上常用肠溶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剂量为50-75毫克(即2-3片),每日一次,饭后服用。必要时可选用少量肝素或右旋糖酐等药物。
  人体的血黏度升高时,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人们应防患于未然。据临床资料统计表明,血黏度增高的病人常有以下几种早期症状: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饭后犯困。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

  蹲着干活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

  阵发性视力模糊。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如果中老年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