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借还是不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1:21:49
我老公是从大山里来的,父母早亡,他家还有2哥2姐,都在山里。我们结婚5年,我们结婚时50平米的偏单顶层房子是贷款买的,结婚时请客及家里的家具电器全是我父母给买的,结婚后的前2。3年,我们的工资都低,一直是我父母接济,并且孩子也是跟着我妈,穷日子过的好辛苦。
今年下半年,老公工资涨到了近3000,我辞职做了个小买卖,做生意需要投资2万,怕给父母造成压力,向我姑姑借了1万,心想着等生意周转好了,我们的幸福小日子也就开始了。
可是老公姐姐找来了,她们在山上7万买了套房子,全是借的,每一个亲戚都出了,只有我们没出,说的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老公的姐夫常年有病,不能干活,2个小子,19的上高二,打算上大学,还有一个17的。只靠一个女人还这7万块钱,并且还得供养二个男孩子上学,成家,确实很苦,他姐姐和姐夫由山里一个亲戚开车专门来到我家门口,就为借钱,说老公的2个哥哥不很富裕,却每人倒借了3000……

我这几天一直头炸,拜求各位,这钱借还是不借,借的话就等于是捐了,根本还不来的。不借的话毕竟是亲姐弟,别人都出了,我们不出仿佛是我这个弟媳怎么的一样,但是在城市中生活的都知道,消费有多大,我们刚成家,需要办的事需要花的钱还有多少,还有借我姑的1万没还,就算还完后,我的生意起步由于资金周转不灵一直没有大的起色,我真是头疼啊……
他们不能体谅我们的难处,并且不以自己的能力来决定消费,有种纯粹把难题交给亲戚的感觉,在孩子要上大学以后还得借钱,为什么很少人支持坚持不借呢?我是打算过2年老公外甥上大学时拿出一些钱来的,怎么才能让我的良心安生呢?

借钱的原则:不论亲情也好.朋友也罢.发自内心,出于自愿.
人总是有困难时期,关键时候帮人一把,可体现亲情友情之爱心.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当自已有困难之时.容易获得更及时的爱心回报.
帮人的原则:我不赞成送鱼给困难之人,因饱食几餐后,还是一无所有.最好办法是送鱼竿鱼线.帮助学会钓鱼.这样总有鱼食.
你老公姐姐现在借钱,购房.我认为不太妥当,小孩念高中.又不是手头很宽松.孩子前途是大事.当务之急.集中精力,培养后代.只要成材还愁啥房子.现在将亲人积蓄扯空.自已能力有限,孩子上大学怎么办?不知他这样考虑过没有.
我赞成你的主见.暂缓二年为外甥念大学出一份力.恐怕那时对方会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感激.这一举动实际是送外甥鱼竿鱼线.
所以说 ,你可以现在不借钱.一来这笔钱用于生意周转.对经营有利.再则.有了积蓄将来支持外甥.就不显得吃力.
现在不借,一定会怪你.应与老公交心.争取老公理解好意.误会由老公出面沟通.这样方可避免你的好心不能被认可.

这次嘛,他们借钱也是迫不得已。说老实话,你就是送,也要送个千儿八百的了。是不是。
毕竟你们的生活状况相比兄弟姐妹还算是好的。二个人努力,应该会有出头之日。但他们却是十分地艰难的。
钱还是借,但要让大家都知道,你也是借了钱的,并且每月要还。这样,亲戚家大家都知道以后,下次就不会有了。
在一个亲戚都是比较穷的家族中,如果条件好一点,要处理好关系也是很难的。当然,希望大量一点。

力所能及地借吧,既然是借的,那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说他不还的话,以后也不能再借给他了,必竟大家的钱来的都不容易,
但这一次若是不借的话,恐怕你老公那面子上也不好看,在大伙儿面前不太好讲,就是你自己怕是心里也别扭,人家现在必竟是确有难处,
当然了,咱自己也不容易,你们娘家为家里付出了很多,
再多说无益,就先借这一次吧,
再说,将来人家的孩子成功了,把钱还了也是可能的。

我觉得.还是借吧.
他们来一次也不容易.
不管你是怎么拒绝的.
他们只有听的分.选择借或不借都在你.
选择其实很容易.
不要把钱当作捐款,当作投资.好人可是有好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