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老子为什么被称为“老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20:38

古时“老”和“李”同音,孔仲称孔子,李耳也就称为李子,音化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李耳又名老耽,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另有别传说:1.老子生下来他的父母一看,不仅耳朵大,而且好奇怪,他的眉毛是白的,他已经有胡须,也是白的,你看看生出来的儿子,眉毛是白的,还有胡须是白的,所以叫老子了。
2.《史记正义》当中,他就有浪漫的说法,李母怀胎八十一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很浪漫。老子的妈妈怀胎了,怀得好大很大,怀胎了多少,八十一年。这个婴儿在他的腹中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他妈妈就来到李树下,八十一年的孩子怎么生法呢?她就割开自己的左腋,小孩子哇哇地生下来,你看看这不叫老子吗?
但本人认为都不具有可信度,供参考!

据《史记》传文中说:“老子者,姓李氏,名耳,谥曰聃。”从《庄子》一书中同一段话,前称老聃,接着又称老子,即可以肯定老子就是老聃。至于何以称“为什么不叫‘李子’而叫‘老子’”,看来还真就得进行一番探赜索隐。

从“老”一词来看,《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白也。”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甲骨文)象老者倚杖之形。”除此表须发皆白的长者之外,古时还表对某些臣僚的尊称。《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杜预注:“天子大夫称老。”
那么,无论是这位骑青牛出关时须发皆白的形象,还是司马迁提到他所担任的“周守藏室之史”这一官职,似乎都应是尊称。

古文字学家高亨在其《老子正诂•前记》提到的古有老姓而无李姓,无论《世本》中的“颛顼子有老童”也好,亦无论《左传•成公十五年》中的“宋有司马老佐”,抑或《左传•昭公十四年》中的“鲁有司徒老祁”,只能证明古时有老姓而已。至于《风俗通义》中的“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