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量型手段和价格型手段,请详细解释,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47:36
最好还有例子

数量型手段就是数量型调控方式,同样价格型手段就是价格型调控方式

  数量型调控为主要手段

  从目前看,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是“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这势必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对各种政策工具的运用,以抑制总需求。鉴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机制尚存在一定的障碍,运用数量型调控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直接的信贷控制等等)直接紧缩流动性和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有可能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更为倚重的政策方式。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会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特别是加强定向票据的发行力度。此外,根据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也将会更多地利用特别国债的发行来紧缩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经历今年的9次提高之后,银行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3.5%,为历史最高水平。尽管从理论上讲,向上提高的空间依然存在,但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不利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逐渐变成一个相对辅助性的政策手段,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调高,但其调整频率及幅度都会较2007年有较大的减少。此外,预计央行还会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的力度,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相对直接的控制。

  在价格性手段方面,利率调整是各方均十分关注的问题。应该说,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负利率”问题是许多人支持进一步加息的主要依据。不过在笔者看来,目前的物价上涨依然是结构性的,随着局部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会逐步趋稳回落,从中长期来看,其作为支持加息的理由并不充分。而且,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并不顺畅,持续加息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可能比较有限,反倒会在美国降息的国际背景下强化

  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利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由此来看,预计短期内,利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不大,其调整幅度会远小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