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实验设计的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01:56:48
鲁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其中这个实验中间玻璃管的气体的体积永远都不会被计入最终的数据中,这使得这个实验本身就有很大的误差,不知道教材为什么 选取这个实验?也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教师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 ?去设计一个本身就永远不会成功的实验有意思吗?

.....那是化学的发展史吧,最初在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候就是用的那个实验,不是说液面上升了约五分之一吗?? 就是气体减少的量,后来才确定是氧气,至于准确的测量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最后才知道空气中氮气为78%氧气约为21%。

人教版的教材也有.
对于这个实验,我认为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证明空气的组成(尽管误差很大),而且也告诉我们对于化学,实验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化学实验的设计,目的,方法.
我记得这个实验是化学课本的第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很简单,所以学生肯定可以看得懂.而且任何实验若是想结果很准确,不单是设计,操作,仪器都很重要.想看怎么样准确测定空气组分?恐怕不是操作,仪器的问题,而是你看不看得懂,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了.
再说,这个实验对于今天,我们当然认为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可以从前人那里知道空气不仅仅有O2,N2还有CO2,H2O,He,Ar......然而,这个实验是100多年前的人设计的!当时的人们不知道空气是混合物,他们认定空气就是一种物质.在那时的环境下,你能猜想空气不是混合物都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还设计出实验证明?
在所有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当然不能否定那些为正确结论打下基础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