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关于爱因斯坦的月亮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5:29:26
爱因斯坦在一次散步时问他的学生派斯教授:“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这里爱因斯坦谈的是量子理论,特别是在物理观察意义上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问题,国内学术界曾围绕“月亮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电子的存在是因为我们观察到它”, “在一定的条件下,‘光子在没人看它时是不存在的’。”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一个没有严格因果律的物理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每一事件都有前因后果,而不依赖什么“随机性”。至于抛弃客观实在,更是不可思议的事
而玻尔认为,没有观测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所谓“实在”只有和观测手段连起来讲才有意义。因此“月亮的存在与我们的观察相关;另外,上帝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他只能通过掷骰子来决定一切,不掷骰子的上帝死了。
请您围绕“月亮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回答得好追加50分
这是自然辩证法的讨论题.需要和科学多少挂点勾.这题的关键点其实是爱因斯坦关于因果律决定论的哲学.请关于因果决定论发表观点

一个主观唯物和客观唯物的争论。
首先这两者都承认客观实物的存在,不过是对该存在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有分歧。
客观唯物主义认为,月亮的发光是客观性,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是客观的实体,都是存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后者则认为月亮发光是客观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主观的感受它则该客观现象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也就是肯定了客观的不容改变,在该问题上,很显然,客观唯物是肯定存在和存在意识的。
说到底,这是哲学思想的冲突,不是问题本身的矛盾。

2007年就有人问这个了,我到今天才学到这个,考试不会

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

这就是相对地互相作用。

一个主观唯物和客观唯物的争论。
首先这两者都承认客观实物的存在,不过是对该存在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有分歧。
客观唯物主义认为,月亮的发光是客观性,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是客观的实体,都是存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后者则认为月亮发光是客观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主观的感受它则该客观现象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也就是肯定了客观的不容改变,在该问题上,很显然,客观唯物是肯定存在和存在意识的。

相对论e=mc2。那是指时间空间的相对问题,当光速下的一切都会和平常行走的速度两个世界各不同,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哲学永远只是在阴阳两界徘徊,存在和意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