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那时候称帝,不怕各个诸侯反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09:55:59
RT

刘邦虽然想称帝,但是他能忍得住,所以自己没有称帝,公元前202年刘邦与其他各路诸候会师,灭掉项羽,前201年春,各诸候王上表劝刘邦称帝,刘邦假意推辞几番之后,很“勉强”的接受了诸候们的劝进,在汜水北边称帝,即皇帝位。
当时劝进的诸候王有:
1、楚王韩信
2、韩王韩信
3、淮南王英布
4、梁王彭越
5、故衡山王吴芮
6、赵王张敖
7、燕王臧荼
自刘邦登基做皇帝后,这些诸候王就是刘邦的臣下,如果他们要造反,就得不到舆论和政治的支持。而且战争刚刚结束,人民不想战争,所发动叛乱也没有民从基础。当然,如果刘邦没称帝,情况又会不同,各诸候王如果反对刘邦也不会和造反叛乱联系在一起。
上面七个诸候王只有两个得到善终:
1、衡山王吴芮:刘邦即位后改封为长沙王,领地为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其实是空头支票一张,豫章、象郡、桂林和南海三郡在人家南越王赵佗手里,这三郡地方相当于现在贵州东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两广地区、越南北部。吴芮仅有长沙一郡,也就是现在湖南中北部地区,所以势力最小,对刘邦根本构不成威胁,而且当时的长沙国的国相是利苍,此人在刘邦功臣中排名第24位,要知道,张良才排62位呢!(当然,张良是功人,利苍是功狗,不可同日而语)
2、赵王张敖:汉朝第一位“驸马”,是刘邦老朋友张耳的儿子。张耳和刘邦都曾是战国时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门客,两人应当在那时成为好朋友谊。后来秦朝灭亡后,项羽封张耳为赵王,但是王座还没做热,就被他以前的老朋友陈余给打败,逃奔刘邦,刘邦继续承认他是赵王,并把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他儿子张敖,成了刘邦的亲家。跟随刘邦以后,他长期是作为大将军韩信的副手来限制和监视韩信的。他死后,他儿子张敖继任赵王。汉高祖八年,发生柏人事件,张敖被卷入其中。出狱后,被刘邦趁机削去王爵,改封为宣平候,吕后六年死,其妻鲁元公主死于吕后元年。
其他五王分都是因发动叛乱或想发动叛乱而被杀:
1、楚王韩信:汉高祖10年,代相陈豨造反,与陈豨串通响应。汉高祖11年吕后斩杀韩信于长乐宫。
2、韩王韩信:始终受到汉高祖的猜疑,怕被被杀,逃奔匈奴,叁合之战中,棘蒲候柴武击败其与匈奴的联军,并杀掉韩王信。
3、淮南王英布:汉高祖11年杀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