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上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49:25
会计理论上把企业的费用主要划分三个部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和为日经营管理而发生的费用。

对这三项费用分别于“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是商品的制造成本,不是当期损益,不直接影响当期的利润,对这样的划分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很有意义。但对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的费用又分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理论是好像说得有道理,但实际中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计入销售费用也用,管理费用也好,当期的利润结果都是一个样。为什么不合并成一个科目呢?比如叫“经营费用”科目。这样又简单又不影响财务成果。

从我工作几年来的经验,感觉企业股东的并无所谓计列哪个科目,就是全部计入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他们都不会说什么。有的精明点的股东还说:“怎么同一项费用,以前的会计做销售费用,后面的会计却做管理费用?”。会计要解释,股东还不听,说:“不管你们做什么费用啦,那是你们的事啦,反正结果都一个样,公鸡是鸡母鸡也是鸡了。”确实,这句让我感觉会计划分有的太啰嗦,没必要。

请问行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划分?
这样的划分就是连税务查账时,也不太乎做这样的划分。

同样道理的另一件事:购入固定资产,以前的会计计挂“其他应付款”,我接工作后,当月转入“应付账款”。送报表给股东,股东就找不到这项“其他应付款”了。我说在应付账款里了。股东说:哦,挂另外一项了,不要紧,我一下子没发现,反正知道欠人多少钱就行了。

大家说这是怎回事啦!!!!

您的回答太偏缴,我并没有说每样划分都啰嗦,我是说“有的”。直接走利润?我可不同意这样的走账。

这是为公司内部管理使用的,用意就是能够直接表现出公司在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发生的费用,是为较大公司设定的,如果是很小的公司,就大可不必设销售费用,统统进管理费用也未尝不可。对于应付帐款和其他应付款,在制度中也有明确的界定,对什么业务作应付帐款,什么业务走其他应付款,你可以很容易就区分出来,除以上所说的科目外,还有象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对产量小、产品单一加工简单的企业来说,那就是一回事,但对产量大(有月末在产品)、多品种(制造费用需在品种间分配)、加工复杂(涉及多车间或工序)那就要有制造费用科目了,慢慢琢磨吧。

对于财务上为什么这样划分.
是要体现出.管理上发生了多少费用.和销售上发生了多少费用.
依你所述当期的利润结果都是一个样。为什么不合并成一个科目呢?比如叫“经营费用”科目。这样又简单又不影响财务成果。

你销售一个东西的话.你不走收入敢不走成本.你直接走利润不就得了么.对财务成本没有影响呀.
那对吗.
那报表还有啥用了.
不成了豆腐账了.

是这三项吗?
应该没有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而是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税务上一般不会查的那么严因为这样一般不影响你的应纳税所得额
若是有人举报你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这样你会使成本会计的工作很难做的
因为他需要正确的费用数额
你这样会使你的很多做出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