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交响乐十分严谨?从音乐的角度要怎么理解严谨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01:15
所答非所问,期待........

简单的说,主要体现在:
调式,一般在交响乐中,如果转调,肯定是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或是近关系调等,不会想到什么调就往上写
和声进行,这一点是很严谨的,大多数交响曲都是按照严格的和声进行的
和弦,几乎是没有不能分析出来的和弦
曲式结构,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也是很规整的
配器,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交响曲都是严格遵守以上的每一条的,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中体现比较明显,像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等,少部分不完全符合以上几项的,主要体现在近代作品,如勋伯格等
都忘得差不多了,就记得这些,可能还有我没想到的,呵呵:)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交响曲的严谨体现在它的结构以及配器上。结构上有多复杂,我想看看交响曲的总谱就知道了,作曲家能写出一部交响曲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配器也是一门学问,到底这里用哪种乐器好,需要反复比较研究,这也够复杂了吧。

曾经不是有因为勋伯格音乐里面的某几个和弦无法归类,把他的曲目在某场音乐会上取消了吗?这就是严谨!

音乐欣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近五年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发现,讲解是欣赏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讲解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讲解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现就怎样把握欣赏课中讲解的尺度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一般来说,在音乐欣赏课中,对作品的创作者,演唱(奏)形式,曲式结构,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要对学生作必要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且学生大多来自山区,他们中大多数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文学艺术修养也不够深厚,对音乐的理解只能处在对音响的感知这种肤浅的认识上。如果在音乐欣赏课中没有教师对乐曲内容的解说,没有对音乐创作背景及创作者介绍,而只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不会深入,甚至会形成错误的审美观。例如在欣赏说唱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时,如果教师没有把说唱音乐的特点,乐曲的背景讲给学生听,那么就极少有学生感受到乐曲的真正含义,也更无从引发学生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样一种思想感情。
但是,教师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