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家玻璃企业以及规模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8:02:59
按制造类企业与加工类企业分类,

【报告名称】2006年中国玻璃行业发展分析与预测报告
【报告页码】122页
【报告字数】
【图表数量】51个
【释放日期】2006年2月
【交付方式】快递;邮件
【报告价格】纸介版:6800RMB;pdf邮件/光盘7300RMB;
合 价:7800RMB

目前我国的玻璃工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不仅产量逐年递增,而且技术也
在不断更新,我国已经掌握了玻璃加工的核心技术,并仍在逐步完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迫于玻璃工业高耗能及三废排放标准的日趋
严格,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成本增大,至2000年关停30余条浮法生产线,逐渐将
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我国转移。受这种产业转移及我国自身玻璃
生产工艺改进的影响,截止2004年年末,我国玻璃总产量已经达到约2400万吨,浮
法玻璃生产能力占到了我国玻璃总生产能力的86%以上,而且年产量仍在以每年约
15%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玻璃出口也在以每年2位数的增速增长。我国已经建
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日熔化量900吨的先进浮法玻璃生产线,而且大型跨国集团在
中国的扩张步伐正在逐步加快,2005年日本旭硝子和英国皮尔金顿继续扩大在中国
玻璃市场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美国PPG公司和法国斯坦因则在我国进行玻璃工
业的技术输出,承包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建设;美国 PPG公司与山东玻璃集团等
合资建设中材金晶玻纤公司。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我国玻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技术支持,并推动着我国玻璃行业的进一步优化组合。
但是我国玻璃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我国玻璃行业产能增长过快,造成
市场供应过于集中,竞争加剧,2005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更促使比制造企业生产成本
上升,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其次我国的玻璃加工技术整体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高耗能情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再次,200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
使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作为房地产行业产业链的玻璃建材同样受到
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