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演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8:09:19
越详细越好 谢谢~~
最好能说明这种故事有多少个演变发展形态,各个形态的特点,等等~~谢谢

http://yanjiu.folkw.com/www/minwulunwen/152916558_3.html
  牛郎织女与天鹅处女型故事

  牛郎织女故事还活着,天鹅处女型故事还在民间!只要天上的牛郎织女双星不灭,这个美丽的传说就不会被国人忘掉!

  另一个研究中国故事的美籍华人是丁乃通先生。他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各国的大小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了一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年发表在芬兰,1986年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这是用AT分类方法研究中国口头文学的重要成果。书中列出843个类型 和次类型。其中,有575个是国际性的类型,268个是中国特有的类型。丁氏把天鹅处女型分别列入313A“女孩帮助英雄脱险”和400A“仙侣失踪”两类之中,看后总有些削足适履的感觉。牛女故事是其中的一式。313A 的开头不好,是“男孩要跟妖魔的女儿结婚”,或已结婚,父亲反对,于是进行害婿性考验。这便是我的提纲中的111C施法害婿型。丁氏的400和400A型都说及了白天鹅故事,但缺少白天鹅故事特点。AT400所点明的故事要素是“男主角答应娶一个神女(通常是开玩笑)”。这不像白天鹅故事的开头,起码这是极个别的。AT400A的要素是“男人命定和一位仙女或小妖精结婚……有时在313A之前”。它突出了结构问题的复杂,而消解了东方神话性质的美学风貌,把庄重的题旨淡化了,或说AT法本身的“结构主义”对故事主题是有害的。钟老生前就对笔者说过,AT法不适合于中国,不适合于东方文化圈。他认为艾氏的分法好于丁氏的分法。但艾氏资料不全。艾氏生前批评了汤普森,却又在中国故事分类实践中,首先从大类上仿照了AT法,第一类是动物;第二类是动物与人,第三类是动物或精灵帮助好人,惩罚坏人,第四类是“动物或精灵跟男人或女人结婚”,第五类才是“创世、混沌初开、最初的人”……第34型天鹅处女型被划入第四类,也把神话的风采和反封建的人文精神消蚀掉了。他把“牛郎织女”称为天鹅处女型,也未能突出牛女故事作为一种型式的特征,犯了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