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写《大风歌》的背景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13:33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刘邦,率军出击最后一个叛乱者淮南王英布,胜利回归途中,经过家乡沛县,他邀集故乡父老子弟宴饮。在宴席上由120个小儿歌唱助兴,刘邦打乐器,作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概括了已往的战斗经历,刘邦率军南征北战,其势如席卷一切的大风;写了征战的结果,“威加海内”意思是威震天下;又写了未来,想到了守业的艰难,希望有一批猛士守卫四方国土。据《汉书》载,刘邦作完这首诗后,“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说明他没有满足“威加海内”的局面,希望猛士守卫四方。全诗体现了刘邦对于成功的喜悦和对于未来的忧虑。
  刘邦字季,沛县人。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义反秦,攻下沛县杀死县令,大家推举刘邦作沛公。他率军攻破咸阳,灭掉了秦国。后又进行了四五年的楚汉之战,战胜了项羽,争得了天下。于公元前206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汉高祖。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他的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部队的协同作战。这些部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部队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这过程中, 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抢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