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酷吏吉顼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52:19

在初唐时代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一个叫吉顼(读Xu,“须”)的宰相。据《旧唐书》记载,吉顼是洛州河南人,身长七尺,高大魁梧,进士及第,为人“刻毒敢言”。《新唐书》则记载吉顼的世系为:“易州刺史吉哲生吉顼(武后时宰相)、吉琚(户县县令)。吉顼生吉浑(司勋郎中)。吉琚生吉温(武部、礼部侍郎)。”(见《新唐书》P3185“宰相世系表”)。

一些所谓的“正统”议论,对吉顼是多有贬斥的。他们认为,因为武则天要当皇帝坐天下,吉顼还去当武则天的宰相,就是“助纣为虐”。这不过是一孔之见、一面之词。其实,吉顼对李氏皇室却是极力维护的,他为人确属“敢言”,做事很有魄力和权谋,也打击过一些豪强人物,如劝请武则天杀掉历史上著名的酷吏来俊臣,就纯属“敢言”而绝非“刻毒”。新、旧唐书上曾说到几件事:其一为,有一次突厥人入侵,众官不知如何是好,朝廷人心离散,招兵一个多月还招不满一千人。吉顼接受武则天的指派,出任“监军使”,出面招兵,他以皇太子的名义作号召,很快招到了五万人,取得了胜利。武则天称许是用吉顼的“声威”打败了敌人。其二为,有一些武氏子侄、亲信向吉顼请教如何在官场斗争中保持不败,吉顼就劝他们要保护李唐皇室,说明这是自保和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其三是,武则天要传位,向吉顼询问传给李家儿子好,还是传给娘家武氏侄儿好。吉顼就详细讲述了“子继母是正途、侄继姑世间无”的道理,促使武则天最终决定传位给儿子,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从而得以先后复辟。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第206卷,也记载有吉顼的几件事:①奏请诛杀著名酷吏来俊臣。来俊臣凶残狡诈,贪婪暴戾,滥施酷刑,但罪行暴露下狱后武则天却迟迟舍不得杀掉他,还认为“来俊臣有功于国家”。吉顼敢于违背武则天的意愿,奏请:“来俊臣集结为非作歹之徒,诬赖好人,贪赃受贿所得财物堆积如山,被其冤死之鬼魂满路,如此国贼,有何可惜!”来俊臣于是被处死并暴尸,百姓争割来俊臣的肉,辗转践踏成泥。②规劝张易之、张昌宗。二张是武则天的得势亲信,吉顼劝告之:“你们兄弟贵宠如此,非以德业取得,天下侧目切齿多矣。没有大功劳于天下,用什么保全自己?我为你们担忧啊!”二张流泪问计。吉顼说:“天下官民未忘唐德,都思念庐陵王,皇上年事已高,要有人继承,武氏诸王非其属意,你们何不从容劝皇上立庐陵王以适应百姓所望!这样,你们既可免祸,还可保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