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悲剧观分析《老人与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46:20
请详细点解析

185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自给拉萨尔的回信中,通过对历史悲剧《济金根》的分析和评论,表达了他们的悲剧观。恩格斯提出的“置于两方面之间”的悲剧冲突观念,具有极高的概括性和极大的普遍性,可谓“放之悲剧而皆准”。

老人与海是自然与人之间的悲剧,在茫茫大海之中以一己之力去获取猎物.与成群鲨鱼的搏斗.
是意志与体力之间的悲剧.老人在寻找猎物,食物不够,体之不持的情况下寻找猎物.
是命运与个体努力之间的悲剧.尽管全力争取,拖回来的仍然只是一具大鱼骨头.

矛盾普遍出现.

关于悲剧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对悲剧的本质作了深刻的说明。

马克思曾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笑剧出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84页)这也是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了悲剧的根源。从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来看,每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一种旧的社会制度的时候,必然出现两种社会力量的斗争,旧的社会力量不会自动推出历史舞台,由于他们好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必然要运用一切凶残的镇压手段来维护其既得利益。新的社会力量虽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对强大的传统的力量,却显得弱小,因此在斗争中必然有牺牲和失败,在实践中逐渐壮大自己。这种力量对比是历史形成的,这是形成悲剧的客观现实基础。

《老人与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具有审美的自足性。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篇文章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解读该作品。所以,无须引入怪力乱神,无须冥冥之中的暗示,一切意蕴即在于故事本体过程,然而又能超越自身经验,却也采取了背景淡化(或虚化)等手法,造成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充满了象征意义。作者主要强调男子气概,圣地亚哥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充满信心,具备乐观主义精神,虽败犹荣。圣地亚哥类型的人物是海明威作品的典型代表。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真实直接地描述人们”,他的作品的主人公都跟英雄主义、人道精神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