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有小学课文《洛埠小镇》》呀?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27:59
是描写洛埠小镇的青石板路还有曾经的繁忙景象的,是以小镇为主题的

绿草茵茵,黄土依旧。走进那红砖大门,我感到寂寞和惆怅。这就是当年我们就读的那所师范学校吗?那诗一样的青春足印呢?
??那年春天,我和一批城乡青年有幸来到这里,成了这所师范学校的首届生。学校坐落在远离都市的荒丘上。由于有了绿色,有了青春的色彩与燃烧的激情,学校自然春意盎然。我们咀嚼着艰辛,体验着欢乐,就在这荒凉的土地上,站成春天迷人的风景。如今,学校已迁到城里去了,这里恢复了原来的荒凉。在这宁静的氛围里,我的心海在涨潮。
??穿过通往红砖大门的林荫道,我踏进当年的教室所在地。那红砖教室不见了,取代它的是一座砖厂。这里的工人告诉我,学校迁到城里后,这里改成了砖厂。我悠悠地走着,历历往事在眼前浮现。此情此景,让我无尽地感叹。如今,校园里的小树大了,厨房前的水井老了,我们也已不再年轻。不老的是这红砖大门,作为我们重返春天的证据,它和昨天一模一样,依旧朴实无华,令人依恋!
??我向教室后面走去,那片茂密的黄竹林也已不复存在。但我的回忆还在。我们当年的学习是很艰苦的。为追回我们失去的知识,我们百倍珍惜失而复得的春天。我们刻苦钻研,拼命学习,节假日也到校园后面的竹林里读书、解题,惊人的学习热情在原野里燃烧成火。在竹林里,我们男女同学常常席地而坐,一同探讨学习问题。我们之间只有友情而没有爱情,是当时特定的氛围浸润我们的“特型青春”。说句实在话,如果是在现在,我们这帮一心只想着事业而忘了爱情的“书呆子”,准会被人家列为“熊猫级”保护动物。但那时,谁都可以理解我们,同情我们。在红砖教室和竹林里,我也和班里的同学一样拼命解高等数学题,此外,我还另外自学文学,为日后当好教师打好文化基础,充实智能结构。
??走过当年竹林所在地的绿色荒野,我向洛埠方向缓缓走去,以寻找昨天温馨的感觉。洛埠,离校10公里,是个近纸厂的小镇。当年我们因学习而耗费大量的纸张,所以星期天我们男女同学常常结队出门,徒步而行,到洛埠买纸,在紧张的学习之后踏上那僻静的荒野土路,我们感到格外惬意。如今,我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寻找与跋涉,虽也能到达洛埠,却找不到那昔日的小路,它已被茫茫的蔗海淹没了。但小路还在,在我的心中,在我愉快的回忆里。
??“小小竹林,青青草地,留下多少美妙的记忆。当我们大家年老的时候,一定相约回到这里……”这可是当年我们唱的歌?
??野草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