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术创作是什么啊?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8 14:06:20

通常情况下,美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名为纯美术,即一种纯欣赏性的美术,如油画、国画、版画等;另一类称谓不一,根据其基本性质,与纯美术相对,因而可称之为非纯美术,这类美术具有实用性质,与人类具体生活相关联。

  现有的称谓是:实用美术、应用美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非纯美术通称的不确定性与其历史发展相关,尤其是与区别于纯欣赏性美术的使用性有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物态形式不断更新,与其相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更新,非纯美术必然会因时代而异。因此必须从非纯美术的历史发展来弄清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从自然界的角度看,物界的变迁更替经历了四种自然形态,它与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替的阶段及其特征是完全一致的。第一自然形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同一,人类主客体不分,以为自己受制于外物界某种生灵,于是导致图腾的产生;第二自然形态:已经建立了主观经验,开始意识到自身与自然动物界的区别,人与自然开始分离,有了异于动物的审美行为;第三自然形态:开始把客体当作主体认识提高的参照物,已具备独立使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进行“运算”的能力,有着启蒙的意义;第四自然形态 :对客体的认识日臻完善,重新回到对自身的质疑——进而返归自然,使主体在客体的作用下表现出纯粹主体的心灵活动,真正成为有知识和智慧的主体。这四种自然形态可简述为:人与自然的同一;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客体的分离;人与主体的分离。显然,人类的文化产生于第一自然形态与第二自然形态的交接处,即渔猎社会旧石器时代末、新石器时代初,因为此期人类开始有了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纯粹精神性生产。
  非纯美术每一个新形态都是对前一个形态的纠正与完善。如工艺美术重感性的人文特征正是由于纠正手工艺的粗陋与不完美而形成的;工业设计重理性,科学实证之特征也是由于纠正工艺美术虚饰“美化”的偏激发展而形成的。这种转换可以认为是一种量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质变。量变的结论是基于非纯美术总类的角度,质变的结论是基于每一形态之间的本质差异。转换中每后一个形态都表现为对前一形态的矫正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没有工艺美术的感性人文追求,就不可能使手工艺升华成为精神层次的文化活动;同样,没有工业设计把物质更新作为系统人性中精神更新的基础,就不可能使工艺美术抛弃“粉饰、美化”观,成为真正指导造物活动的精神文化。这种相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