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很多政治问题.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27:45
1.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怎样?
2.谈谈我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无疑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然而,宏伟目标如何实现?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百年沧桑,大国的兴衰,世界格局的演变,宣示了这样一条规律:那个国家率先进行和完成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掌握并积极推广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其经济就会迅速发展,社会就会大步前进,国力就会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就会随之提高。要振兴经济,富民强国,走在世界前列,必须首先下决心大力推进科学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走 “科教兴国”之路。
  “科教兴国”战略构建了一种新的推进国家发展的运行机制。科教兴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发展教育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条必由之路。同时,科技进步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可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的客观需求。
  2 “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
  “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早在100多年前,当科学及教育对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刚刚显示出来的时候,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地总结概括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靠科学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为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他的科教兴国思想,结合世界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