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对人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16:15
这是老师布置的题目.500字左右就可以!急!急!(今天之内),请各位帮忙!

几经学生、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各界关心教育事业者与固有体制的博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终于启动,也终于有部分高校开始取消英语过级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是,就在人们强烈“声讨”大学公共课的英语教育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大学教育领域中的其他弊端呢?

同样是大学必修公共课之一的体育课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大弊。

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课仍被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而存在。大部分高校有一年或两年的课时规定,承担固定的身体素质测试、固定体育项目的考试任务;同时,很多高校为了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有选修项目的规定,但分数要求和固定的达标项目基本不变。

就学生自身来说,完全厌恶体育运动的年轻人是少之又少的,然而在现实校园生活中,体育课却往往成为了学生们的一块心病,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大二结束时就如获大赦。

作为由小学及至大学都在不间断接受教育的课程之一,体育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但是,伴随着中学体育成绩直接与中、高考分数挂钩,以及大学体育成绩关乎各种测评、指标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等各项荣誉的给予的硬性规定,体育课设置的意义就早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了。为了某种利益和“不得不”的无奈,使原来强健体魄的功能却反而成为了其附属意义,这实在是大学体育课存在弊端,也不免成为中国公共体育教育的悲哀。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体育课,有着培养小孩子的运动热情、促进小孩子身体发育的功能。那么,到了大学时代,学生的身体已基本发育完全,而且完全可以自主地选择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进行自主锻炼和身心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硬性规定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某种运动项目,而与身体素质地锻炼扯不上多大关系,而是因为和各种荣誉挂钩,才强制其达标的行为,就未免有些有失公平了。

学校设置体育课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为了无端地设置一道身体素质考核的屏障?强身健体与成绩达标究竟哪个才是根本?是否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就一定不是“优秀学生”?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来决定的。尽管通过后天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