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00:30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⑴ 心理学知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影响活动效率的提高;
  ⑵ 教育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变化;
  ⑶ 教育实践又不断地为心理学家们提出研究课题,并检验着心理学理论,促进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得了解学生的心理,恐怕他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合格的教师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一下,强调心理学修养对教师的重要性。我们过去培养的教师是以学科类型为主的教师,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而现在大背景变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设计最终落在人的培养目标上,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发展。这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就有一个重要的变化,要求教师要从“经师”变为“人师”,不再仅仅“讲经说道”,而要做到以育人为主。我们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他的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所以,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学习心理学非常必要。

比如,学生和你捣蛋你怎么办?
要了解一些行为心理。

上学的时候可能觉得没有用,等工作了才知道了解学生的心理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