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19:28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是什么?

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但五代之前是没有春联的,人们只是将一块长方形桃木板钉在门上,说是能驱除邪恶鬼怪。有的在板上刻些驱邪符号,或画上两个神像: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古书记载,这两个人是上古时一对兄弟,哥俩都有捉鬼的本领。他们住在东海度朔山的一棵大桃树下,树东北有一个大洞穴,叫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方。哥俩就是负责在洞口检查群鬼的行径,发现害人的恶鬼,立即用苇索缚起来,送去喂老虎。黄帝知道后非常感激,向他们行礼致敬,又令每户在家门口立一块桃木板,上面画两人图像以御恶鬼。但年年画像比较麻烦,后来有些人家,只在门口挂一块桃木板作象征,或在板上写几句吉利话。唐代后,由于格律诗的发展,人们开始讲究句子的形式美,在桃符上一左一右写上两行比较整齐的句子。

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除夕心血来潮,要翰林学士辛寅逊为他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利话挂在自己寝宫门上。辛学士好不容易想了两句,孟昶认为对仗不工,给否定了。别人再不敢动笔,孟昶只得自己写了两句: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有史以来可查的第一副春联,在这之前,也不一定没有,只不过没有记载下来。

孟昶是一个昏庸皇帝,只因他地处偏僻,才一时得以偏安。在他题联的第二年,被宋太祖灭掉,投降后封为秦国公,七天后就死去。有人说孟昶亡国,在他题联那一天就注定了。因联中出现“长春”,而“长春”正是宋太祖诞生的那一天的节令名,这是个不祥的 ?语。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一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