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马舸的详细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15:16

1969年2月8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自幼酷爱读书。考入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93年学业期满,就职于中检公司。一年后,自觉年华虚掷,遂弃职还家,开始武侠创作。悠悠五载,壮心在怀,不言利、不成家,殚思竭虑,笔耕不辍。幸有友人慧眼识珠,阅其文稿,许为“自金庸封笔之后,大陆之最得武侠精髓者”,力荐至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数载纯功,终为人识。
  代表作品:《以待天倾》《幻真缘》《傲君刀》《望月楼》
  马舸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我们却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种大家风范来。也许是他对人性的刻画太过真实直白,也许是媒体对他的宣传远远不够,我总觉得的才气远远超出他的声名,但是现在仍有很多读者不知道他,这实在是武侠界的悲哀!他的文字古朴浑厚,意境悠远,就如一碗浓汤,令人回味无穷。此外,他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结构布局也绵密有序,每部作品都堪称佳作。马舸其人则更像一位隐士,称他“侠隐”也不为过。武侠界确实太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了,试问金古之后,还有几人能撑起武侠这片天地?马大侠真是任重道远啊!
  由马舸看武侠小说的语言
  文/粗壮男
  写任何武侠小说,都有一个语言和文本的问题。
  比如金庸先生的小说,是对古白话的一种改造,以现如今的观点来看,他改造得的确实比较圆熟。但金庸以后的小说家们,若以为可以拿着金庸的语言,来亦步亦趋地模仿,写出自己的语言,就是一个笑话了。

  这是因为,你个人的先天语言架构,和金庸存在着差异,当你试图套入别人的模式,也就彻底丧失了自己。你不得不为着语言的伪熟悉问题而伤透脑筋,真实的目光和精力,这时候就无法顾及自己语言的再熔炼。

  孙晓的第一卷之所以写得比较苍白,就是因为存在一个参照模仿的体系,但他在第二卷中就已经开始摆脱了。更不用说以后的十七十八十九卷飞跃性的创造。

  马舸的小说完全是支离破碎的,造作的,矫糅的。如果他能够走出这个第一步,摆脱自己的孤芳自赏,才真正跨入了武侠小说家的行列。

1969年2月8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自幼酷爱读书。考入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93年学业期满,就职于中检公司。一年后,自觉年华虚掷,遂弃职还家,开始武侠创作。悠悠五载,壮心在怀,不言利、不成家,殚思竭虑,笔耕不辍。幸有友人慧眼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