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不忘使命,请你说说从张骞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6:05:02
快!

不未艰险,在当时世界通讯、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独自率领100多人就敢深入敌腹,探询未知。其精神尤为可贵。

坚韧不拔,历尽13载之苦,为汉王朝寻求战略同盟;

不辱使命,在探寻的过程中虽被匈奴人抓住,囚禁起来并许以妻妾想将他同化为游牧民族,但张骞仍然信念坚定,不忘武帝之宿愿。借机逃脱并完成了使命!

不断求新,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战略同盟,但在寻求的过程中,留心学习,发现汉人抵挡不住匈奴的攻击不只是在机动性能上不如人家,更是在装备上如“汗血宝马”铸剑的“玄铁”和长期的草原游牧生活习性,都是他们取胜的根本...归国后,不但将自己所见所闻都描述给汉武帝,更是带回了“汗血宝马”“玄铁”(还有部分蔬菜)等等样本。为武帝打下汉室基业提供了一手的材料和诸多的建议!其影响功不可没...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生年及早期经历不详。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张骞已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要演导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勇于探索;如果没有勇气去探索,张骞是不会离开和平安利的长安,长途跋涉出使西域.

坚持不懈;有困难就后退,没有坚持,任何人做事都不会成功,张骞也不例外..

有抱负 ;没有目标,没有抱负,也许张骞会和汉朝的普通官宦,我们也不会知道他.他的目标是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没有盲目.

取长补短;每个民族都有其特点,取其他民族的长处弥补汉族的短处.要做到这点可不容易,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还要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带回了汗血宝马西域的蔬菜,还将西域的地方风俗,见闻出书,让汉朝的人都了解了西域.

也许是时势造英雄,我更觉得是英雄应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