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教词语来代替‘枯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10:32
就这个,。

枯木龙吟:
佛教语。犹言在阒寂中能听到巨响。意谓绝灭一切妄念,达到不生不灭的大自在境地。《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曹山本寂禅师》:“〔僧〕乃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遂示偈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

“枯木龙吟”是禅宗对本心显发妙用的生动象征。
僧问香严:“什么是禅法的真谛?”
香严说:“枯木里龙吟。”
见僧人不解,香严又补充一句:“髑髅里眼睛。”
“枯木里龙吟”象征灭绝一切妄想,至大死一番处,再苏生过来,而得大自在。“髑髅里眼睛”,同样象征死中得活。在禅宗看来,绝对的真理不是分别智所能掌握的。只有像髑髅那样,断除情识分别,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大死的人”才能够大活。灭除妄念,将相对的知识彻底抛弃,才能导致般若智慧的觉醒。修行到了枯木、髑髅的地步,即是妄念灭尽,与此同时,“髑髅无喜识,枯木有龙吟”的活泼生机才得以呈显。
----------------------------------------
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呆若枯木,故又称枯木禅。

枯木逢春,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指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又要开花,语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含珠哲禅师法嗣》:“僧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大乘山和尚)曰:‘世间希有。’”意思是说,有人问“枯木逢春”是悟道的内容吗?大乘山老师说:是的。真如佛性道理不是世俗之理,是出世间之理,就象枯木逢春那样为世间稀有。如果将枯木比喻为佛性的话,那么逢春则是随上了机缘,开花则为妙用。“枯木逢春”和“铁树开花”是同类比喻,都是说明真如佛性随缘而生妙用之理。

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