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停的想会怎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21:26

这可能是强迫性思维的表现。

强迫性思维(obsessional thinking):又称强迫观念(obsessive idea)。是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如果病人一惯过于严格要求自己,禁忌意识特别强烈,那么这种冲突就会更容易出现。因为一旦出现某一非份的或违背自我生存原则的欲念就会极度地焦虑,无时无刻不想排除这种念头,而作为排除的目标,这种念头必然相位而长期存在。如过于拘谨的人常被以性为主题的思维所折磨,虔诚的教徒则为渎神的思维而苦恼,其特点往往是越是注意什么或担心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内容的强迫。强迫性思维包括强迫想象、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

(一)精神分裂症 疾病早期可见,但强迫症状内容多较荒谬和不可理解,患者对强迫症状无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自知力,伴有其他精神分裂症状的症状。

(二)抑郁症 其强迫帝王将相伴随抑郁情绪而存在,病情好转时其强迫症状也随之变好,伴有明显的情绪抑郁,自责自贬,思维联想迟缓等。

(三)强迫性神经症 最常见,包括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意向,强迫性对立观念。患者对自身状况能够充分认识,明知不对或不必要,但不能摆脱,有明显的痛苦体验,主动求治。

那么怎样对待强迫性思维呢?

一、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改善心理状态。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注注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二、淡化对强迫性思维的恐惧。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