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孔子的彼得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20:53:08
中国旅游史中提到的,请教知道的朋友们!!!

应该是比德说
【比德说】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点。其基本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在这里,“比德”之“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比”意指象征或比拟。比德说的出现,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的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德意志意识形态》)人与自然之间,最早是原始形态的人神宗教关系以及物质性的功利关系,后来经过千百年的劳动实践,人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自然界开始变成“人化了的自然”、“人的无机的身体”,只有这时人才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自然之间才出现精神性的审美关系;也只有在这时,自然美观点才开始产生。

比德思想在先秦古籍和汉儒那里,则有料为具体和完全的表述。《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与人的修养——仁、知相联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将松柏不畏严寒的自然特征与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相比拟。刘向《说苑·杂言》记孔子答子贡问:“夫水者,君子比德焉。(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倔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这里,明确地把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与水的自然特征相比拟,水因而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人之观水,就是观德,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观水有术”。可见,古人对某种自然物的审美观照,首先是从人身身的伦理道德等社会观念出发的,将对象的外观特性通过人的自由联想而伦理化、社会化,即通过在形式逻辑上是错误的而在审美上又是合理的类比,将自然物人格化,从而把自然物纳入社会范畴。人比德于自然,这就意味着自然美的本质是社会美,自然美的根本属性不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而是自然物所象征、比拟的社会性。社会性不是自然物固有的,而是人在与它发生(审美)关系(比)时,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