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22:18

高二的一篇课文,很满有深度的

是一篇课文。
1,从文化背景探索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其一; 2,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确实是一篇课文
不信看这里http://www.5156edu.com/page/07-10-07/28523.html

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作出伟大贡献。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写了,会拔高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心胸,并造就一个中国的爱因斯坦。

??第二重震撼,我是从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这句格言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

??我尤其激赏唐诗。科技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很慢,几千年不变。唐诗的每句话都依然让我们那么感动,就像是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宝库。去年有位研究生去加拿大,临行前问我需要带哪些书。我说,至少要带两本:《英华词典》和《唐诗三百首》。不管你原先学什么专业,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即便是到了南极、北极,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护照。

其实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呼唤。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正在滑坡,时代需要科学,同样需要人文,需要二者的统一。可以这么说,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大学者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高度统一。这篇课文的主旨显然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呼唤,授课教师如把握这一点,课的亮点就会闪现光芒。又如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讲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是非常美丽的,她拒绝种种疑惑,执著于科学研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当她登上领奖台时,大家都非常惊讶:取得这么伟大的人竟然是这么美丽的女子!居里夫人正因为有科学的献身精神,才能有跨越百年的美丽,才可能使获奖的瞬间成为历史的永恒。只有教师自己受感动,只有这样深入地理解文本,才真正抓住了课文的要旨,才能够激起学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