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圣诞节”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55:42
《纪念毛爷爷诞辰114周年》



天上白云化红霞,地下碧血凝黄沙。

为了穷人闹革命,六位亲人遭屠杀!

啊!牺牲小家为大家,人民如何不想他?



领导抗日持久战,驱逐倭寇保中华。

解放战争驱虎豹,三座大山齐摧垮。

啊!建立人民共和国,人民如何不想他?



天不怕来地不怕,不怕纸虎有核牙。

抗美援朝又援越,接二连三惩恶霸。

啊!中华国威扬天下,人民如何不想他?



革命洪流滚滚下,涤荡污泥浪淘沙。

禁绝烟毒与黄赌,肃清沉滓与残渣。

啊!国泰民安风气好,人民如何不想他?



翻天覆地搞土改,消灭土豪和恶霸。

农民翻身大解放,心爱土地回老家。

啊!实现耕者有其田,人民如何不想他?



社会主义跨骏马,万里长征又出发。

制定五年大计划,革命生产两手抓。

啊!工农商业大发展,教我如何不想他?



巩固国防保中华,发展科技靠专家。

两弹一星惊世界,中国不怕核讹诈。

啊!保卫和平有力量,人民如何不想他?



两袖清风拂天下,一生正气壮中华。

全心全意为人民,反对腐败特殊化。

啊!开国元首无私产,人民如何不想他?

每值“耶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耶诞树”,悬挂起“庆祝耶诞”横幅,员工们戴起“小红帽”;幼儿园孩子们围绕在“耶诞树”前载歌载舞,期盼着老师分发“耶诞礼物”;学校里大红大绿的“耶诞舞会”、“耶诞联欢”的海报占据了抢眼的位置;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耶诞信息”;数以万计的“耶诞贺卡”和数以亿计的“耶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以“耶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与此相表里,“耶教”在中国悄然壮大乃至渐趋泛滥。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从乡村到城市,“耶教教堂”高高耸立;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对“耶教”趋之若鹜。凡此种种,皆表明中国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准耶教国家”。
我们主张宗教宽容、尊重信仰自由,我们无意排斥“耶教”。我们对中国的“耶教”问题抱以了解的同情:盖庞大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需要精神支撑以重建生活希望,而部分社会精英则欲借“耶教”以“挟洋自重”;盖中国的信仰危机、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文化匮乏迫使国人寻找身心安顿之所;盖“祛魅”的 “现代性”带来的精神支离与价值虚无导致人们重新发现宗教生活的意义;盖“圣诞节”作为巨大的商机和利润而为厂家、商家所鼓噪与利用。种种原因使得“耶教”成为部分国人的可能与选择,使得“圣诞节”成为国人无法躲避的文化景观。职是之故,我们无意攻讦“耶教”和指责中国耶教徒过“圣诞节”。相反,值此 “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愿意祝福那些真诚的和爱国的中国耶教徒愉快地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
但是,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国人在不信仰“耶教”乃至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基督教”、“圣经”、“圣诞节”等只对耶教徒本身而言才具有神圣意味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耶诞狂欢”行列。尤可痛者,在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为孩子们集体过“圣诞节”、树“耶诞树”、发“耶诞礼物”、做 “耶诞贺卡”,更是无形中把一种外来文化与异质宗教人为种植在毫无文化鉴别与宗教选择能力的孩子们的心灵之中。我们认为,这是国人的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即在对“耶教”没有任何价值认同与宗教归属的情况下,就随“耶教”之波,逐“耶诞”之流,无意中为“耶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泛滥推波助澜,为中国的“耶教化”营造了文化氛围,做了“传教士”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