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党性质 怎样为体验党的性质而努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23:03

十二大以来的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党的性质。
一、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并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学校如果片面强调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作用,忽视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么精神文化建设是难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二、改变精神文化建设单一的路径。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除了开展一些能真正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体活动外,还应着力在课堂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关注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关注并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上的美好、体验上的丰富,还有赖于不同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给学生更多的理解,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心声的机会。
四、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的世界不仅仅只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中,能够以精神主体的地位出现于教育过程,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将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么学生也同样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五、加强文化陶冶。教育的本质是文化陶冶。 “文化陶冶”的观点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新的范式,即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教育过程中不应停留于知识的传递,应着力发掘知识的文化陶冶价值;知识的传授,应该伴有学生体验的不断生成;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紧密协调,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发挥文化陶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