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化学突变作用的类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29:05
急等

突变的类型

1、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小于0.2微米时,不能在镜下直接观察到,要依靠对其后代的生理、生化、结构等表型变化判断突变的发生,称为基因突变,亦称点突变。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和大段损伤。

(1)碱基置换:碱基置换是首先在DNA复制时由于互补链的相应配位点配上一个错误的碱基,而这一错误的碱基在下一次DNA复制时发生错误配对,错误的碱基对置换了原来的碱基对,亦即产生最终的碱基对置换或称碱基置换。它包括转换和颠换两种情况。

(2)移码突变:移码突变是DNA中增加或减少不为3的倍数的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移码突变能使碱基序列三联体密码子的框架改变,从原始损伤的密码子开始一直到信息末端的核酸序列完全改变,也可能使读码框架改变其中某一点形成无义密码,于是产生一个无功能的肽链片段。如果增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3的倍数,则使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肽链增加或减少一些氨基酸。由于移码可以产生无功能肽链,故其易成为致死性突变。

(3)大段损伤:大片段损伤是指DNA链大段缺失或插入。这种损伤有时可跨越两个或数个基因,但所缺失的片段仍远小于光镜下所能观察到的染色体变化,故又可称为小缺失。

2、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损伤大于或等于0.2微米时,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称为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和数目改变。其在丝裂期的中期才能观察到,对于精子细胞的某种特定畸变则须在减数分裂期的中期Ⅰ期进行观察。

(1)染色体结构异常 :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受损而发生断裂,且断段不发生重接或虽重接却不在原处;

染色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是染色体中两条染色单体同一位点受损后所产生的结构异常,有多种类型:①裂隙和断裂、②无着丝粒断片和缺失、 ③环状染色体、④倒位、⑤插入和重复、⑥ 易位。任何情况下的染色单体型畸变都会在下一次细胞分裂时转变为染色体型畸变。

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指某一位点的损伤只涉及姐妹染色单体中的一条,它也有裂隙、断裂和缺失;此外,还有染色单体的交换(chromatid ex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