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革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42:52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护法运动的分别概述及结果
可简要一点,谢谢

第一次护法运动
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排挤孙中山,勾结北洋军阀罢兵议和,导致护法运动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年,孙中山再次发起的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孙中山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陈炯明握有广东实权,与吴佩孚勾结,图谋夹击北伐军。他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包围总统府,炮击孙中山住所。孙中山脱险后被迫离粤赴沪,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深感国民党内人员过于复杂,于是有了1923年的改组国民党。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不甘屈从于袁世凯等封建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人们又重新奋起,独裁与民主、帝制与共和之间的争斗,作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在历史上留下了余辉。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临时政府由南京迁至北京,使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局面初步形成。袁世凯就职初期,下令全国海陆军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宣布军人不准干预政治,严饬要以服从袁世凯本人作为军人的“第一要义”,完成了军事的统一。在行政统一上,袁世凯公然向《临时约法》进行挑战,破坏责任内阁制,扰乱临时参议院。

1912年7月,宋教仁主持召开同盟会本部大会,决定采取联合统一几个小党派,以同盟会为骨干,组织第一大党,定名为国民党。8月25日,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参加会议。会议选举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人为理事。国民党力争在选举中获胜,组织责任内阁。

袁世凯对宋教仁的活动异常恼怒,在对宋教仁诱劝、拉拢不成之后,于1913年3月20日,指使人刺杀宋教仁。为筹集战争经费,发动内战,4月26日,派人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合同。6月9日,袁世凯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不服从政府,下令予以免职。7月5日,北洋军南下九江,发动内战。

1913年7月上旬,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会议,决定兴师讨袁。孙中山成为二次革命的领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