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 找谚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28:44
看云识天气,劳动人民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你能写出几条?
急需啊!!!!

久晴响雷必大雨
久雨想雷天快晴

盐罐返潮
大雨难逃

水缸出汗
天雨快降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天上钩钩云
地下水淋淋

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日落胭脂红
无雨必有风

乌云接日头
半夜雨稠稠

馒头云
晒死人

久晴大雾必阴
久雨大雾必晴

露水重
天气晴

立春雨淋淋
阴阴湿湿到清明

小暑热得透
大寒冷飕飕

云向东,一场空
云向南,雨成潭
云向西,披蓑衣
云向北,雨渐停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