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狂人日记》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5:36:37
阅读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段,回答问题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
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
“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请回答:
A这部分文字段描写了狂人怎样的特征?
B文中的“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表示什么意思?
C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表示了狂人的反抗精神,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D对于文中狂人对小孩想害我,我既怕又伤心,为什么?(怕他们与大人一样“吃”我;为年青的一代也被礼教毒害,自觉不自觉的在维护着吃人的礼教而伤心)
E根据这部分,并联系全文看,狂人是个怎样的人?

①像先生这样懂得所谓“人情世故”而且知道旧社会很深的上了年纪的人,怎么能够跟青年人做朋友而且有亲密的关系呢?

②也许有人不了解,其实先生跟别人一样,在年纪轻的时候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不同的是他由壮年到老年,还是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跟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显得年轻,而且跟年轻人一样地纯真。

③对付敌人他可以利用他那些关于旧社会的知识,可以利用他那些“人情世故”;对待青年他却非常天真而且善良。

④以前,他同他的学生孙伏园一起旅行陕西、厦门、广州,他看见孙伏园体弱,便常常自动地替孙伏园打铺盖卷。这一类帮助年轻朋友的事,在先生的一生中,其实是很多的。

⑤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地爱护青年,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责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这个青年编辑就是《译文》期刊的编辑黄源。

⑥这以后《译文》停刊了,黄源也失了业。他为了《译文》复刊的事情四处奔走。他常常去看先生,有一回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了,我觉得很难过。”这是很自然地说出来的。

⑦正因为先生对每一个青年朋友这样深切地关心,所以在柔石等五位烈士牺牲以后,他会写出像《为了忘记的记念》那样充满悲愤的文章。
问题:1、第6段中“很自然的”怎样理解?
2、第3段中“人情世故”怎样理解?
3、第6段中头两句话能否去掉?为什么?
4、你试试给文章重新拟个小标题。

A、害怕被迫害的特征

B、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

C、象征和喻指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前三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