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书)文章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03:06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找到知已,又发现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本崭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是读过的书,都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古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每每此时,“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她的神气好似看到了过去一幅迷人的画。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
1.老妇人“嗜书如命”表现在-----
2.文中多次提到“翻

1:书只要摸一摸
2:可以调换。因为没有看看就没有摸摸;没有摸摸就没有翻翻。书,不经过看看,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韵味?
3:因为不摸[看]清楚书好不好,就不能爱书。
4:书,或许是一个知识宝库。书,或许是陪伴你一生的朋友。书,或许是你寻找快乐的天堂。
5:如果不读书,中国就不能强大起来。多读书,是要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1. "摸书"或"翻翻,看看,摸摸"

2.不能调换.因为这三个词语的顺序体现了读书人对书的感情逐步加深. .

3.以"摸书"为题能引起悬念,更具形象性,一个"摸"字含蓄地表达了爱书爱到人迷的程度.

4.例如:句子: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 点评:前三个词语写出了读书人爱书的动作,后三个词语写出了读书人爱书的心理.

5.人与书的关系,不仅仅是读与被读的关系,书还是人的朋友,人的精神寄托个爱书是人生的一种 崇高的精神境界

1:书只要摸一摸
2:可以调换。因为没有看看就没有摸摸;没有摸摸就没有翻翻。书,不经过看看,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韵味?
3:因为不摸[看]清楚书好不好,就不能爱书。
4:书,或许是一个知识宝库。书,或许是陪伴你一生的朋友。书,或许是你寻找快乐的天堂。
5:如果不读书,中国就不能强大起来。多读书,是要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1看一眼书才能睡觉
2不能,按顺序
3用行动
4将军的指挥刀,或许是理论者的“谈兵”语,或许是战争胜败全过程
5书,由于读才有价值,因为价值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