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谁帮我翻译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19:43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于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翻译: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可能是秦惠文王的后元)七年,秦赵两国军队在长平相对,此时(赵国的名将)赵奢已死,而(赵国的名臣)蔺相如也病危,赵国派廉颇率领军队攻击秦军。秦军屡次挫败赵军,赵军便固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发出挑战,廉颇都不肯出战。这时赵王相信了秦国间谍的话。秦国间谍说:“秦国所害怕的,只是马服君(即赵奢)的儿子赵括为赵军统帅。”赵王于是让赵括代替廉颇为统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赵括从小时候起学习兵法,谈论战争,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曾经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战争,赵奢无法难倒他,但是不说(他)优秀。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件事的原因,赵奢说:“战争,是(事关生死)的境地,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就算了,如果一定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带兵出发,他的母亲上书对大王说:“赵括不能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