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的名词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23:10
是一道名词解释 答案尽量简单些 麻烦大家了

公元239年魏明帝死亡。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幼主曹芳。但势力更大的曹爽很快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独揽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公元249年春,司马氏父子曹爽陪同幼主外出谒祭之机,发动政变,并把整个曹爽集团一律诛灭三族。此后,司马懿开始独掌曹魏中央大权,为后来的司马氏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

魏景初三年(239)明帝曹睿去世,司马懿受遗诏和曹爽共同辅政。正始十年(249)正月初六,魏帝曹芳到高平陵(今河南洛阳东南)祭扫明帝曹睿陵墓,曹爽与其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都随驾前往。司马懿乘此都城空虚的良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迫使皇太后颁令,关闭洛阳各城门,占据武库,屯兵于洛水浮桥,切断洛阳与高平陵的交通;同时派司徒高柔、太仆王观下令免除曹爽兄弟职务,并派人游说曹爽兄弟停止反抗回城。曹爽等见大势已去,接受条件回洛阳城,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从此之后,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魏明帝曹死后,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受遗诏辅政。曹爽感到司马懿对自己有威胁,便重用何晏、邓、丁谧等人,排挤司马懿,欲夺其权。司马懿也暗中进行了准备,正始十年(249年),齐王曹芳出洛阳到高平陵祭扫先皇,曹爽陪同前往。司马懿乘此机会在城内发动政变,将曹爽党羽逮捕杀掉,逼曹爽交出大权,并将其囚禁处死。通过这次政变,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冬,司马懿趁曹芳照惯例去祭奠曹睿的陵墓即高平陵,发动政变诛杀大魏将军曹爽,从此独揽魏国之大权。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样应该可以吧?

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兄弟和魏帝祭扫高平陵的时候,发动政变占领洛阳,逼迫太后罢免曹爽兄弟。曹爽为了活命,交出权力。但手下和忠于魏帝的很多人遭到屠杀。于是曹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司马懿大权独揽。